
柯勝峯於2014年6月開始擔任光陽董事長,到現在已經滿10年。在這10年期間,我志在完成光陽的升級與轉型,為企業的永續經營與未來的產業變化做準備。從打造Kymco成為全球一線品牌,到油電並重的發展策略,帶領Ionex換電事業轉虧為盈。此外,這10年來的公司獲利與股東報酬,還能明顯優於我接班前的10年。這樣的經營績效、光陽的成長蛻變,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在這10年,我也深刻感受到光陽從一家台灣南部的傳統家族企業,經過幾代的傳承與環境的變遷,發展到今天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因為是股東治理,公司的走向受到位居重要職務的大股東成員的個人能力與想法所左右,無法完全依照市場的需求,以專業團隊的建議來推動公司策略發展。更糟糕的是,當不同家族成員擁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使命感時,內部矛盾就會產生。
大家可能已經知道,光陽內部存在著兩位具有完全不同公司發展理念的最高領導者。一位就是擁有超過三成光陽股權的第一大家族代表、目前擔任董事長的我。基本上,對光陽的未來充滿信心,無論是面對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或是全球油電轉型的產業變革,都認為光陽擁有足夠的技術與實力面對,應積極投入發展,搶得先機,成為全球一線品牌,目標市場領導者。
而另一位,則是擁有不到兩成光陽股權的第二大家族代表、目前擔任執行長的柯俊斌。基本上,對於被稱為「夕陽產業」的機車行業前景不抱期待,面對日趨嚴酷的市場競爭,主張全面削減預算與支出,推動裁員與減薪,不追求市場領先或轉型升級,消極守成即可。若公司虧損則可以關廠,也有利於現有廠址進行土地重新利用,潛在獲利更甚於辛苦經營本業。
這兩種理念南轅北轍,互相矛盾。然而,一位是積極參與公司事務的董事長,一位是擁有最高日常決策權的執行長,因此就常發生,在董事長大力推動銷量與市佔率提升時,執行長卻要求機種漲價與減少促銷;在董事長認同廣宣與獎勵專案時,執行長卻卡關預算而被迫取消。多頭馬車下的內耗與分裂,造成組織運作失能,也間接導致光陽輸掉22年的台灣市場冠軍。

更關鍵的是,幾個月前我開始注意到,外界充斥著大量與我個人有關的人身攻擊與不實傳聞,在惡意誤導下積非成是,連許多董事會成員都深信不疑。同一時間,我也發現執行長柯俊斌,聯合其家族企業光州建設董事長柯俊吉,正私下運作要在今年四月的董監事改選,讓柯俊斌擔任光陽董事長兼執行長,逼我退出公司經營高層,全面掌控公司主導權。知道這件事,我感到非常震驚。身為光陽董事長,我為員工、股東、公司盡到董事長該盡的每一份責任。無故要我下台,是師出無名。尤有甚者,不顧各家族60年交情,沒有任何知會與協商,就想透過突襲,將公司超過三成最大股權代表的現任董事長踢出決策過程,非常不合常理。這不免讓人懷疑,背後是否有不為人知的企圖,打算一手遮天、私相授受。
我認為,光陽是一個擁有60年歷史的全球知名企業,在台灣已經累積超過一千萬名的使用者,在全世界更能夠在超過一百個國家,看到光陽機車的身影。光陽是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對每一個消費者、員工、股東、經銷商、配套廠,都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光陽的未來,牽涉到數以萬計家庭的生計,不應該只因為特定人的想法或利益,就可以任意處置。
做為光陽創辦人柯光述的第三代,對公司永續發展充滿強烈的使命感,我深刻感受到現在正是光陽脫離60年來家族企業、股東治理的困境,轉型到專業經理人、公司治理的關鍵時刻。面對當今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外在環境,唯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授權專業經理人積極應對未來產業變化,這才是我能為光陽所做的、讓光陽再創下一個60年篇章的最佳選擇。
上週,我與擁有光陽第三大股權的家族代表,針對公司目前所面臨的治理矛盾與解決方案進行深入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只有讓光陽三大家族都退出經營階層:我不再擔任董事長,柯俊斌不再擔任執行長,他也主動辭去協理職務,全面改由專業經理人擔當,才能讓光陽徹底擺脫經營高層的對立與衝突,還給現有優秀的專業經理人團隊,一個不受干擾的揮灑空間。
當然,這項提案不出所料遭到執行長柯俊斌的強烈反對,並帶給祈求公司和諧的第三大家族極大的壓力。但是,在光陽的股權結構裡,只要第一大家族與第三大家族達成共識,無論是在常董會或董事會,都能掌握超過半數的選票,決定董事長、執行長、總經理的人選。也就是說,只要第三大家族最終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光陽就能夠成功轉型,再創下一個60年的新局。
因此,今天我要在此率先宣佈,為了打破光陽60年的家族共治,打造落實公司治理的專業經理人企業,我將不再擔任光陽董事長。同時,我也要呼籲,每一個愛護光陽的消費者、員工、股東、經銷商、配套廠,都能挺身而出,發揮最大的影響力,協助光陽完成60年來最重大的企業轉型,讓光陽能夠在最專業的經營團隊領導下,持續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發光發熱。謝謝大家。
以上為光陽集團柯勝峯說明搞,不代表本站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