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戮力凝聚產官學研之力、推進台灣各項先進車用關鍵系統技術的研發,今年展出法人研究機構及業者共計21+1項展品;其中首度開放大眾體驗的「自動駕駛車」成為備受矚目的最大亮點,10項ADAS科技情境打造出國人未來自駕車的新體驗,驗證台灣技術的成熟及穩固實力,展現在台上路實測的最後一哩路。
智慧安全與電動潔能大躍進 21+1展現台灣自駕車關鍵研發技術競爭力
TARC今年展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等法人研究機構與業者合作共計21+1項最新的研發成果,在「智慧安全(Intelligent)」面向包括感測技術(融合技術)、控制決策、系統功能等三大類別的10項展品,而在「電動潔能(Electrified)」領域含括動力系統、充電系統、儲能系統、轉向系統及車體輕量化等11項展品;以及壓軸的自動駕駛車-更是融合10項ADAS前瞻技術情境於其中,讓民眾進行有感體驗。
經濟部技術處代處長羅達生致詞表示,智慧安全、電動潔能及車輛聯網等技術應用持續革新,各國政府與車廠亦大力推動與積極布局,TARC聯盟各法人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一向以Taiwan as One Company的概念,藉由「國際Tier-1」以及「國內車廠」雙軌突圍策略,帶動國內零組件業者進入國際市場,讓Taiwan Inside智慧綠能產品更具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扮演要角。
TARC主任委員黃隆洲說明,台灣車輛研發聯盟能夠這次展出豐碩的21+1項研發成果,要感謝聯盟所有研發法人的共同努力及投入,產業界的回饋與合作,接下來將這些成果落實技術轉移與商品化到產業是接下來策略布局的重點。期盼在政府支持、產業轉型創新與各個業界先進的共襄盛舉,定能讓台灣的研發實力與產業動能與全球智慧車駕的潮流相呼應,搶佔國際ADAS市場的重要一席之地。
先進駕駛輔助不可或缺之7大關鍵技術 成果完整揭露、為技轉做全準備
TARC主題館規劃「智慧安全(Intelligent) 」及「電動潔能(Electrified) 」兩大展區,21項展品中有7項前瞻技術成果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項目,成為展區亮點,詳細的技術應用與創造效益如下:
1. 影像式前方障礙物辨識系統:囊括影像動態偵測範圍技術、行人偵測技術、機腳踏車偵測技術、適應性參數更新技術等四項技術,以攝影機為基礎的影像辨識方法,能在車輛上實現即時運算(Real-time)偵測,可正確辨識行人、機腳踏車及車輛等多種障礙物,而藉由判斷移動物的快慢,精準掌握煞車的時機點,達到即時停煞的功能。 |
2. 車輛協同式定位系統:提高定位系統穩定性,經由多重感測資訊融合演算法,結合多重的定位輔助系統,構成協同模式(Cooperative) 定位技術,可在不同的場景提供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定位資訊,車輛定位精度 ≦ 30cm,提供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所需要的定位需求,並提供可變動的最佳化資訊融合權重,更能有效分析車輛動態。 |
3. 智慧安全駕駛模擬系統:國內首個完整自動輔助駕駛的智慧安全駕駛模擬平台,具備虛擬場景(PreScan)、感測器模型(PreScan)、車輛物理模型(Carsim)、即時運算環境(OPAL-RT)、駕駛者使用介面(Logitech G控制設備)等高階技術,打造全方位駕駛模擬平台,可依需求重建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所需的測試情境,包括實車及道路場景、各種光影氣候變化、行人及障礙物等各種物理模型,以及相關介面模擬訊號,模擬設計控制演算法與控制模型..等,可為車輛業者節省30%-50%的開發時間、提升產品的設計可靠度,降低實車測試風險跟測試成本,執行多種環境條件排列組合,且可透過失效注入測試(Fault Intrusion Test) 後端輸入雜訊,模擬汽車若遇失效或異常會如何反應,以紀錄與重現各項測試協助偵錯改良,提高效率並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
4. 遠距浮空多屏抬頭顯示器:透過遠距浮空HUD技術、以雷射微投影技術為核心,加入遠距浮空光路設計,透過專利分光技術,將行車資訊以浮空影像方式投射在駕駛視線前方2公尺處,解決眼睛看遠又看近的疲勞,與低頭看儀表板的分心危險;同時顯示導航地圖、環車影像、車況資訊等三種畫面,讓駕駛在最安全的狀況下掌握所有行車資訊。 |
5. 皮帶式啟動發電機:藉電機設計與最佳化技術、Hair pin繞線技術、防皮帶打滑控制技術、IPM整合式功率模組技術等四項研發技術,將傳統車輛的啟動馬達和發電機以一顆皮帶式啟動發電機取代,具原本啟動引擎的功能,亦兼具怠速熄火和引擎動力輔助,比傳統引擎車輛減少20%廢氣排放、有效提升佔槽率與減少無效端線,並減少空間以提升功率密度。 |
6. 雲端即時管理技術應用於電動載具之實境運行展示:汰役電池組應用於中低速電動載具,透過雲端管理系統方式,可即時顯示運行中電動載具的電池健康狀態、剩餘里程、位置、車況、累計里程等運行狀態,並透過雲端車隊管理系統,實境呈現汰役電池組應用中低速電動載具上之實況,藉以證明汰役電池組之多重轉用價值。 |
7. 輕量鋁合金模組化車架:全鋁合金輕量化車架結構,及模組化、共用化的特殊接頭設計,可對應多樣車款應用,例如增加微型車舒適性及操控性;輕量化碰撞吸能結構元件提升乘員安全性,保護高價儀電避免電磁脈衝干擾,同時提升車輛動態過彎安全性,減少翻覆可能性,且可增加15%以上的續航里程。 |
自動駕駛車即將上路實測 10大情境體現真實自駕車未來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2019年全球聯網汽車與智慧運輸的產值將突破1,319億美元(約4.22兆元台幣),全球自動輔助駕駛車的技術發展已漸成熟,但距離實車上路仍尚有一段路途要走。台灣車輛研發聯盟在今年車電展中除了展現台灣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多年研發成果,而由車輛中心(ARTC)主導研發的e-Golf遊園自動駕駛車,雖然剛剛才於今年三月完成,就大方移師2017車電展中開放民眾試乘。
該自動駕駛車搭載10項ADAS前瞻技術情境,包括自動取車、車道跟隨、智慧人機、手機無線充電、行人辨識與自動緊急煞車、車道變換、交通號誌辨識、障礙物偵測、自動停車、電動車無線充電等功能技術,也將首次開放給民眾體驗與實測,讓先進駕駛輔助技術走入民眾生活、感受真實的未來智慧車輛,更成為下一步的上路實測做前導測試。
附錄1:TARC主題館展品一覽表:(共計21+1項展品)
系統類別 |
類別 |
創新展品 |
展出單位 |
|
|
自動駕駛車10大情境展示 |
車輛中心 |
智慧安全 (車輛聯網) 10項 |
感測技術 (融合技術) |
影像式前方障礙物辨識系統 |
車輛中心 |
車輛協同式定位系統 |
車輛中心 |
||
遠距浮空多屏抬頭顯示器 |
工研院 |
||
車用智慧影像感知融合平台 |
工研院 |
||
車用嵌入式熱影像處理模組 |
中科院 |
||
控制決策 |
智慧安全駕駛模擬 |
車輛中心 |
|
車用電控液壓防滑煞車致動器 |
中科院 |
||
主動式人對車與車對人安全方案 |
工研院 |
||
系統功能 |
智慧車載整合系統(業者:華碩) |
華碩 |
|
自動緊急剎車系統(業者:華創) |
華創 |
||
電動潔能 11項 |
動力系統 |
電動車動力驅控器-15kw MCU、50kw MCU |
工研院 |
電動動力馬達-50kw PM |
工研院 |
||
功率模組 |
工研院 |
||
充電系統 |
汰役鋰電池線上監控模組 |
中科院 |
|
皮帶式啟動發電機(BSG) |
工研院 |
||
直流快速充電機 |
工研院 |
||
儲能系統 |
雲端即時管理技術應用於電動載具之實境運行展示 |
中科院 |
|
轉向系統 |
電動輔助轉向系統 (含轉向扭力角度感測器) |
車輛中心 |
|
車體(輕量化) |
智慧利基車底盤平台(整車) (含數位儀表板、手勢互動模組) |
金屬中心 |
|
輕量鋁合金模組化車架 |
金屬中心 |
||
鋁合金電池殼體 |
金屬中心 |
附錄2: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iwan Automotive Research Consortium;TARC)小辭典
為了促進台灣汽車工業與國際交流合作,經濟部技術處於2005年5月30日推動成立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iwan Automotive Research Consortium;TARC),目前六個成員包括: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工研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MSL/ITRI)、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MCL/ ITRI)、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MIRDC)、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NCSIST)及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HAITEC)等。
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的主要任務包括:1. 推動及拓展車輛及其零組件產業,建立研發整合平台。2. 促進及拓展車輛及其零組件學術及技術之交流平台。3. 協助台灣大專院校發展車輛及其零組件等相關產業之研究創新計劃平台。由此三個平台發展車輛智慧化、電動化為主的重點技術,並將之整合於車輛平台。建立智慧電動車自主工業所需之系統關鍵技術,帶動關鍵零組件產業成長,加強研發技術以協助業者及時與整合的支援,提升國際競爭力,使台灣智慧、電動車能夠順利進軍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