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歷經烏俄戰爭,全球仍處於供應鏈大亂、晶片短缺、原物料價格飆漲、病毒不斷變種、通膨升息等讓生活更艱苦,但隨著疫情走緩各國逐步解封,晶片已經不再是最大問題,生活也開始步入真正的「與病毒共存」時代,大家都在悶鍋裡住了三年,早就想飛出台灣這個島看看世界有什麼變化,國內民生消費更在去年第四季開始掀起「出國旅遊潮」,即使機票貴再辛苦也要拚一波,縱使多少領了一筆年終獎金,又或者是過年期間長輩給了壓歲錢,甚至是刮刮樂中了意外之財,就是要趕在春節期間出國遊玩去;又或者擔心國外疫情的人乾脆留守國內旅遊,雖說「有錢沒錢換部新機車好過年」,但似乎也沒有真正反應在機車銷售上,通常新年度的前兩個月、尤其碰到過年都算是度小月,而且今年上班時間只有半個月,卯起來拚、再怎麼努力衝數字成效還是有限。
或許有人認為即使市場消費買氣上揚,但還是有車廠因為晶片短缺無法正常生產交車,但根據半導體業者透露,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帶動宅經濟興起,因在家工作上課3C產品需求量激增,隨後掀起一股全球性的晶片之亂,而2022年隨著疫苗問世及疫情趨緩景氣逐漸翻轉,雖然整體經濟前景還沒有明朗,但晶片需求卻呈現疲軟導致庫存過高,也就是說高階晶片已經是供過於求;但屬於低階的汽機車晶片短缺狀況有走緩趨勢,但半導體廠仍不想大舉投入低獲利、數量少的車用晶片生產(另一個原因據說是車廠難搞?),若按照業者的說法,2023年起汽機車的晶片有機會可正常供應,這意味車廠不能再將銷售不佳的原罪推給缺晶片了。
對所有品牌來說,2023年一月能銷售掛牌的時間其實並不長,扣除元旦和農曆春節的假期後只剩下16天可以工作,倘若有些佛系公司不跟著補班或者提前放假,又或者一路放到元宵,那僅剩下兩星期左右而已,因此交出44,484輛的單月成績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就單一品牌來看,Sym延續2022年的爆發力仍穩居冠軍寶座,單月交出17,357輛,佔有率更高達39.0%,相較於2022年同期的13,988輛、30.6%的表現,只能說微笑女神還是站在Sym這邊。當然Sym目前的態勢是母雞帶小雞,從產品到口碑一路做到好做到滿,尤其拿下年度第一後更穩固消費者信心,所以元月推出國民車迪爵125、活力125全面一級油耗版後,的確也再度迎來買氣,連帶也拉抬其他車系,若以二月的銷售優惠力道和接下來的新機種等因素來推測,應該短期內還是會維持領先地位。
與Sym不同、讓賢退居第二的Kymco是採油電雙軌並進模式,2022年面臨晶片嚴重短缺、機種創新度不足、行銷策略無法和市場接軌等重大問題,因此燃油機車的銷售量受到Sym的強力反攻,同時因分散戰力至Ionex電動機車,雖說全面佈局的四大車系、六大車款發表,獲得九成顧客滿意度及超過99%的換電滿電率,在該領域也獲得不錯的成績,而去年12月時推出高哩程資費方案「優時省」,並承諾提供諸多「騎到飽」的資費選擇,在優惠策略奏效下延續到元月,總計交出12,849輛、28.9%的佔有率,其中電動機車共計銷售684輛。根據了解Kymco至今仍因缺晶片導致缺車,不少民眾下訂Ionex後便進入「修身養性」的候車期,所幸這狀況接下來將可緩解;同時Kymco在2023年也有不少新機種計畫,據傳是燃油與電動兩種都有,似乎也展現出「I will be back」的態勢。
以20.0%為年度佔有率目標的Yamaha,果然元月份就照著計劃走,交出8,985輛、20.2%的成績,這對Yamaha來說算是差強人意,而2022年12月發表的Augur打著多項領先科技和嶄新造型為產品優勢,企圖吸引熱愛日系品牌消費者的注意,然而最大罩門仍在於155c.c.因跨過稅金門檻需要多繳一筆牌照稅,但以產品力來看應該不會成為購車的障礙。
身為電動機車龍頭的Gogoro,在一月的銷售量為1,647輛仍居第四名,佔有率僅為3.7%,比起2022年同期的2,298輛、5.0%明顯下滑許多,或許和2022年宣布調整騎到飽資費一事有關,雖然祭出「油轉電輕鬆換 立即折再贈配件金」、「超前部署 補助不用等!2/28 前完成購車手續*,Gogoro 補差額給你*」等優惠方案,但似乎未反映在銷售數字上,因此加重力道於二月祭出「Viva Mix車系售價全面調降」,但這能否扭轉銷售狀況還有待日後觀察。
2023年1月台灣機車銷售掛牌數 |
|||
品牌 |
掛牌數(輛) |
市場占比(%) |
2022年同期掛牌數(輛) |
Sym |
17,357 |
39.0 |
13,988 |
Kymco |
12,849 |
28.9 |
15,265 |
Yamaha |
8,985 |
20.2 |
9,442 |
SUZUKI |
604 |
0.7 |
936 |
Gogoro |
1,647 |
3.7 |
2,298 |
其他 |
3,042 |
6.8 |
3,787 |
總計 |
44,484 |
-- |
45,716 |
電動機車要想吸引消費者購買,撇開產品力和品牌,補助多寡與資費會是最大考量點,而雖說2022年底政府已公布補助方案,但各地方政府除了少數外都尚未公布,尤其去年才歷經縣市長的選舉,經費預算恐怕還在編列,雖說看似補助金額不多,但對於電動機車買家而言卻可省下不小的費用,因此元月銷售總市場只有2,789輛並不讓人感到意外,若和2022年同期的3,016輛相比差距僅有227輛,嚴格來說2023年的表現要比2022年來得要好,畢竟2022年的銷售時間較長。此外,或許是部分品牌對新購者不再提供騎到飽的資費服務,縱使祭出降價為誘因,但卻也會影響民眾購買的意願。所以在這兩大因素下導致電動機車單月的佔有率只有6.3%,不過在欠缺各種客觀有利條件下,元月的銷售掛牌數字就當作參考用,或許要等到三月之後才會比較準確。
2023年1月台灣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銷售暨佔有率 |
||
類別 |
燃油機車 |
電動機車 |
數量(輛) |
41,695 |
2,789 |
佔有率(%) |
93.7 |
6.3 |
基本上光看一月的銷售數字做評估確實有失公允,因為整個元月份的上班日僅有16天,任憑產品再有魅力、釋出近乎殺頭的優惠,又或者是降價的吸引力等,面對長達十天的春節假期似乎也都光芒盡失,所以要能比較準確預測接下來的發展,恐怕三月才會比較準確些。
#以上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