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無論3C產品、汽機車、家電等過去都卯起來拚銷售量、拚市占率,反倒是這近幾年對於市占率就沒有那麼重視,並不是說完全放棄,而是這玩意比起獲利似乎有點像是虛名,且表面的數字沒有仔細研究根本不知真相是什麼。就拿最近在台灣機車市場討論度最高、也最熱門的「兩陽爭霸」話題為例,自從2022年5月連霸22年的kymco被Sym超車、並終止23連霸夢後,有人叫好有人不捨也有人看衰,雖然龍頭換人做但至少kymco可重新檢視並調整步伐,而Sym呢,奪下夢寐以求的寶座固然歡喜,但隨之而來卻是無止境的壓力,以及要如何防守和進攻以保住地位,尤其從近期的市佔率與不少舉動來看,Sym對於kymco的反攻似乎有點招架不住。
再者kymco的營業項目分為電動車和燃油車兩大塊,Sym則單純主攻燃油車,說實在雙方面的立足點就有些不同,否則也讓Sym增加電動車又或者kymco專心經營燃油車,這樣比拚也才比較公平啊!
話說市場和網路不少人認為kymco打出GP125四萬有找是為了衝掛牌數,效果只會呈現在非常短期且無法挽救占有率,實際上僅不到兩個月的「優惠賞味期」可是接到65,548張訂單,截至十月初還有超過4萬張訂單嗷嗷待哺,縱使產線全開還是難以消化,正因為GP125效應使得九月份與Sym之間的佔有率差距來到32.1%對36.9%,也就是雙方拉近到4,595輛的差異,相較於今年前幾個月幅度明顯縮小,且從走勢來看似乎即將進入「死亡交叉點」。但或許有人還是認為這僅是短暫的甜蜜,但若從細項來分析恐怕就不是那麼一回事,而且還有機會來個逆轉勝。
照各機種別來看,kymco和Sym的銷售以國民車、時尚車和女性車為主力,皆佔全系列機種七成以上,但八月和九月Sym的國民車因kymco投下重彈而被翻盤,同時原本被寄予厚望的CLBCU時尚車在市場也僅有兩個月的蜜月期,包含Fiddle在內兩車皆在九月被kymco Like、Many車系給超越,再者兩品牌女性機種分別為Nice和Woo,九月也被kymco所領先;雖說表面上的市佔率kymco仍輸給Sym,實際上七成以上的銷售結構正逐漸起了變化,若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太過輕敵,畢竟GP125的策略對kymco而言已超乎預期表現的好幾倍,就以往的經驗推測頂多銷售從一個月2,000輛增加至6,000輛,殊不知這一跳就跑到太陽系之外,另外GP125也帶動其他機種,大缺車卻急著用車,搭配kymco的升級優惠,經銷商當然也會推薦其他機種,消費者也就順勢而為。另外九月份Sym有高達五成的銷售縣市氣勢比不過kymco,澎湖、金門的差距拉大超過30%,就連Sym本命區的台中雙方僅剩4.4%差距,感覺上隨時有翻盤的機會。
基本上kymco的舉動可說是拋磚引玉,不僅以犧牲短打引領其他品牌跟進,更落實經濟、實惠的「國民車」本質,也逼出新一波的汰舊換新潮,最終受惠的還是消費者。而從另一個有趣的現象來觀察,九月起Sym的廣告量幾乎呈現鋪天蓋地的狀況,即使先前錯過學生開學檔期但優惠卻延續到十月,甚至還加碼應戰,反觀kymco老神在在,Nice與Many兩款LED彩光特仕版穩穩地賣,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會成為時尚圈的最大贏家。所以kymco出手對Sym而言宛如七傷拳;但對於kymco來說是否真如傳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傷到自家其他機種?據了解並沒有,GP125的產線根本是應接不暇,也完全沒有庫存問題,剩下三成不到的性能車、旗艦車、多功能車為市場小眾,促銷案更被列為行銷費用的一環,且還毋須擔心股價、也不用對股東股民們交代,說穿了靈活度比上市櫃的Sym要來得高些,尤其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衝擊,雖不致措手不及卻也要花更大代價應戰,看來龍頭真的不好當,感覺上很像以前的皇帝隨時提防他人暗算。
追求市占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對廠商來說最好眼睛所及都只有自家產品,然而對消費者來說卻不是好事,因為選擇只有一種,且絕非自由經濟所樂見;而且市占僅限於單一市場或地區,kymco雖然在台灣稍微落後,但放眼全球布局可沒人走得比他還前面,這就像地理大發現後的歐洲殖民主義一樣,比的是誰殖民地多、賺得多、名氣大且具影響力。至於kymco有沒有機會重新站上龍頭寶座?以現階段GP125還有超過4.2萬張訂單尚未消化,Sym想出招恐怕也無力回天,尤其年底的環保署汰舊換新將到期,屆時鹿死誰手還不知道,但可預期的是從數字去分析推敲,kymco再度站上龍頭的機率可不小!
#以上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