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認為,柴油車的尾氣排放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但英國最新研究發現,不同種類的煞車來令片在磨損時所釋放的微粒,可能比柴油廢氣更具毒性,甚至對肺部健康的影響更大,研究團隊測試了四種不同材質的煞車片,包括低金屬成分(Low Metallic、半金屬(Semi-Metallic)、無石棉有機(Non-Asbestos Organic, NAO)以及混合陶瓷(Hybrid Ceramic),結果顯示,無石棉有機煞車皮所釋放的顆粒,對人體肺部的影響最大,甚至比柴油車廢氣更嚴重,該煞車皮主要由銅纖維、黏合劑和摩擦材料組成,在美國市場被廣泛使用,因為它們價格較低、較安靜且耐磨損,但這些來令片在摩擦時會釋放含銅微粒,這些微粒已被證實與肺部疾病,像是癌症、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有關。
許多人認為電動車由於沒有引擎,將大幅降低空氣污染,但該研究指出,雖然電動車使用再生煞車來減少傳統摩擦煞車的使用,但當其使用煞車來令片時,產生的粉塵甚至比燃油車更嚴重,這是因為電動車由於電池組的重量,通常比傳統燃油車重20%至30%。當車輛減速時,所需的煞車力更大,因此磨損產生的粉塵也會相對增加。此外,除了煞車粉塵,電動車的輪胎磨損也是另一大污染源,由於車重更重,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增加,導致更多微粒物質釋放到空氣中。
目前,全球針對「煞車粉塵」的法規仍相當有限,僅有少數地區開始採取措施,像是美國加州與華盛頓州已立法限制煞車皮中的銅含量,但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水源污染,而非直接針對空氣污染或肺部健康。歐盟Euro 7排放標準將開始限制煞車粉塵排放,但主要針對新車款,無法有效管理已經在道路上行駛的舊車輛。儘管環保法規的制定正逐步推進,但目前大多數國家仍將監管重點放在引擎廢氣排放,而對於煞車粉塵、輪胎顆粒等「非廢棄排放」的關注度仍然不足。未來汽車產業、政府監管機構與學術研究機構需要聯手合作,推動更安全、更環保的煞車技術,以真正實現交通零污染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