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事
Jan 15, 2018

【2018底特律車展】全新G-Class報到!越野王者身手更全面

經過了先前的消息醞釀,Mercedes-Benz終於選擇在北美底特律車展中正式發表新世代G-Class,為維持經典,大抵維持原有設計語彙,但若從細節處端倪,或從內裝與動力規格一探究竟,則可以發現此全新G-Class的改變幅度,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
全新G-Class於2018底特律車展正式登場。
全新G-Class於2018底特律車展正式登場。

在依舊方正的外觀造型中,可以發現車頭的圓形頭燈內導入了LED晝行燈,搭配蔚為品牌家族特色的三橫柵式水箱護罩,與更顯圓潤的保桿造型,添增幾許時代新意。

內有LED晝行燈的圓形頭燈搭配蔚為品牌家族特色的三橫柵式水箱護罩,讓全新G-Class稍添時代新意。
內有LED晝行燈的圓形頭燈搭配蔚為品牌家族特色的三橫柵式水箱護罩,讓全新G-Class稍添時代新意。

一如先前報導,全新G-Class放大了車身格局,車長增加53mm,車寬更多出121mm。而在車迷朋友最關心的底車體與底盤結構設計中,根據原廠所發佈的新聞稿指出,依舊採用梯形式大樑底盤,並重新設計車身結構。首先在底盤結構設計方面,依舊採用分離式大樑,梯形式的大樑結合全新設計的獨立式前懸吊,後懸吊則採固定軸設計,有效提升行駛於一般道路的舒適性與操控表現以外,上招牌的前中後三具差速器也沒缺席,搭配盡可能拉高的下三角架支點,維持原有的強悍越野性能,讓全新G-Class依舊具備了241mm的離地高度、31度的進入角、26度的穿越角、30度的離去角,最大涉水深度可達700mm。車體部分,大部分採用高強度鋼材,並針對如引擎蓋、葉子板與車門等處採用鋁合金材質,讓車重足足較前一代減輕170kg,對於動態表現同樣有著明顯助益。

底盤結構設計方面,全新G-Class依舊採用分離式大樑設計。
底盤結構設計方面,全新G-Class依舊採用分離式大樑設計。
梯形式的大樑結合全新設計的獨立式前懸吊,後懸吊則採固定軸設計。
梯形式的大樑結合全新設計的獨立式前懸吊,後懸吊則採固定軸設計。
車體部分大部分採用高強度鋼材,並針對如引擎蓋、葉子板與車門等處採用鋁合金材質,讓車重足足較前一代減輕170kg。
車體部分大部分採用高強度鋼材,並針對如引擎蓋、葉子板與車門等處採用鋁合金材質,讓車重足足較前一代減輕170kg。
全新G-Class依舊具備了241mm的離地高度、31度的進入角、26度的穿越角、30度的離去角,最大涉水深度可達700mm。
全新G-Class依舊具備了241mm的離地高度、31度的進入角、26度的穿越角、30度的離去角,最大涉水深度可達700mm。

受惠於放大的車身尺碼,座艙內的乘坐空間也獲得提升,無論是前後座的腿部空間、側向寬度等都全面放大,預期將帶來更舒適的乘坐感。不過要說座艙內最讓人震撼的,莫過於是家族化的科技座艙,配備了數位儀表以外,車主也可選擇寬螢幕套件,由兩個12.3吋的螢幕組成,就如當前新世代S-Class或E-Class的寬螢幕套件般炫目。

車主也可選擇寬螢幕套件,由兩個12.3吋的螢幕組成,就如當前新世代S-Class或E-Class的寬螢幕套件般炫目。
車主也可選擇寬螢幕套件,由兩個12.3吋的螢幕組成,就如當前新世代S-Class或E-Class的寬螢幕套件般炫目。

此外,可加熱、通風、按摩的座椅功能、具備16只揚聲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designo皮革內飾或Nappa皮革包覆的儀表板與中控臺設計等,都是可在全新G-Class座艙內見到的改變與進化。

不僅乘坐空間全面提升,並提供如可加熱、通風、按摩的座椅功能、具備16只揚聲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等選配項目。
不僅乘坐空間全面提升,並提供如可加熱、通風、按摩的座椅功能、具備16只揚聲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等選配項目。

動力系統方面,首波先提供G500車型,搭載4.0升V8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422hp最大馬力與610Nm峰值扭力,銜接全新配置的9G-Tronic變速系統,提供更綿密且高效率的傳輸表現。全新G-Class也配備有DYNAMIC SELECT駕駛模式,除了基本的Comfort、Sport、Eco、Individual等模式以外,若啟動了任何一個差速器,或是切換成LOW RANGE檔位,就會立刻啟動G-Mode模式,展現最強悍的越野性能。

首波登場的G500車型搭載4.0升V8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422hp最大馬力與610Nm峰值扭力,銜接全新配置的9G-Tronic變速系統。
首波登場的G500車型搭載4.0升V8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422hp最大馬力與610Nm峰值扭力,銜接全新配置的9G-Tronic變速系統。

全新G-Class預計將於2018年6月於德國正式開賣,售價為107,040.50歐元,約合新台幣386萬元左右,而台灣市場何時引進,敬請鎖定後續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