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時捷第一季財報相當慘烈,全球銷售量、獲利都大幅下滑。
Porsche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最為慘烈,交付量暴跌42%,成為拖累全球銷量的主要原因,歐洲市場也不樂觀,整體下滑10%,其中德國本土市場的跌幅更高達34%,儘管美國市場出現了37%的驚人成長,但北美地區的亮眼成績仍無法抵銷其他市場的頹勢。保時捷坦言,中國經濟放緩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惡化,讓他們在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的處境變得格外艱難,加上歐洲消費者需求疲軟,保時捷今年在全球市場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除了市場需求減弱,保時捷在電動車領域的佈局也相當不順,該公司於三月完成對Varta旗下電池公司V4Smart的控股收購,計畫為未來電動車開發高性能圓柱型鋰電池,但原先由保時捷與Customcells合資成立的Cellforce Group的電池擴產計畫則被迫取消,原因是電動車銷售成長速度未如預期,這些變動使保時捷的「特殊支出」從原本預估的8億歐元激增至13億歐元,進一步拖累了整體財務表現。
面對持續惡化的市場環境與不斷改變的美國進口關稅政策,保時捷被迫下修2025年的財務預測,新的預估將EBITDA(稅息折舊攤銷前的獲利率)從原本的19-21%,下調至16.5-18.5%。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調整僅考慮到4月與5月的關稅影響,未來若貿易局勢進一步惡化,保時捷可能還需再次修正。儘管市場一度傳出保時捷可能暫停對美國出貨,但公司已正式否認這項傳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中國需求大幅萎縮、歐洲經濟放緩,以及美國貿易政策趨嚴的多重打擊下,2025年對保時捷而言,注定將是一場極具挑戰的硬仗。

保時捷的財報表現不佳,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電動車銷售成長不如預期。

今年第一季財報出爐之後,保時捷也下修了今年的最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