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怕一開放服儀規定而帶來連串的負面效應,在正反兩方的唇槍舌戰中,堅持穿上制服的一方似乎一敗塗地,也或多或少印證了道德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海德特)所說的「道德錯愕moral dumbfounding」論調,不穿制服真有這麼多負面效應?讓父母省些事,似乎好像才是很多人想說卻又不能說的答案。
制服車,雖然沒有哪個法條來硬性規定,但從路上某幾個品牌或某款車的高能見度,停個紅綠燈就像車聚般的盛況,也讓制服車此說詞不脛而走。在沒有校規的壓力下多數人選擇同一款車,許多人的理由不外乎是市場口碑的影響,「反正路上最多人開的車就是好車」,這理由,聽起來很簡單,但也挺不負責任。
消費市場中,同一類型商品總有著琳琅滿目的多樣選擇,正是因為每個消費者的需求不同,你覺得好的他可能討厭至極,汽車此高單價商品亦同,你開起來爽快的隔壁老王認為坐得不舒服,你認為空間夠用的三代同堂一家人覺得小到塞不下全家人,人家眼中的好,說到底還是人家的,不是你的。
懶得做功課,或許才是「反正路上最多人開的車就是好車」的背後答案,沒有深究自己的用車型態,沒有了解此車的優缺點所在,一股腦的跟隨主流,這例子,我再舉一個來聽聽。
成了家不論小孩出生了沒,就先要來台休旅車先,或許是車廠的廣告太過成功,也或許是身邊的老公或爸爸都這麼做,明明原本開的五門掀背車也可以塞入兩張兒童安全座椅,後廂放進兩台嬰兒推車也沒問題,但因為別人說休旅車空間大適合家庭用,自己哪有不跟上的理由。
還有,因為長輩說,所以我照做。
這故事,跟一開場的服儀規定更相近了,長輩是為你好,長輩是開過很多車所以知道,但明明長輩對於車輛的認知可能早已不合時宜,明明長輩的需求與你天差地遠,明明長輩開過沒幾台車,但因為他是長輩,所以你要聽,尤其是你又沒有自己的意見或做功課時,長輩的意見更顯舉足輕重了。
或許,電腦前的你是服儀規定的正方,認為穿著與大家一樣沒啥不好,那這篇文章,你大可以忽略前面的一番廢話然後按上一頁離開。但若你站在學子的角度,認為創造力與自主性應該從小培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建議你再買車前也多想想,適合你的車,到底應該是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