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慶松在節目中分享「鏡頭是一個非常大的顯微鏡」,光看毛片就能發現導演和女主角談戀愛,笑說:「女主角都長拍、男主角幾個鏡頭話講完就卡了,光看長度就知道了,或是女主角長篇大論、男主角只有一個反應,這個也怪。」曾獲金鐘獎的剪接指導高鳴晟也認同笑說:「就像辦公室在搞曖昧,大家都看得出來。」瑪麗直呼:「好多神秘秘密在電影細節裡,真正要封口的是剪接師!」剪接賦予電影生命和靈魂,不僅能調配結構更幫助劇情和演員去蕪存菁,將最好的表演呈現給觀眾,廖慶松曾把配角剪到最後變成金馬獎男主角,他透露,《悲情城市》陳松勇當初報名沒有報男主角,「他的戲都放在最重要的節點,去收他前面的情緒,所以大家會覺得他演得很好,他有一半以上的戲被我拿掉。」高鳴晟也表示:「剪接是電影和觀眾之間的媒人,讓兩個人互相看對眼。」他以剪接的《麻醉風暴》為例,「如果我是一個女生要怎麼喜歡上黃健瑋,他要對我做什麼事才能感動我?我從諸多剪接細節強調他這一面。」
談及剪接指導工作的孤獨感,廖慶松回憶,當年公司嫌楊德昌《海灘的一天》長度太長,但楊德昌直喊「我不會剪」就離開,廖慶松說:「就剩下我一個人,重點是我也不會剪, 我就跑到外面,看著月亮流眼淚。」他還曾經有段時間早上剪楊德昌《恐怖份子》、晚上侯孝賢《戀戀風塵》,兩位導演風格迥異讓他超錯亂。而高鳴晟則說:「剪接要對電影做全面性調整,但只不過是兩百多人劇組裡面其中一人而已,可能連導演都不知道我在第一個版本做什麼努力。」高鳴晟當時覺得很多人想當導演、攝影師,認為剪接應該是「藍海」而投身其中,廖慶松直喊:「不是藍海,是苦海。」
而廖慶松與導演侯孝賢合作46年,他形容兩人互補,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平衡,他笑說:「過了三十年我才突然開始緊張,我們已經30年了,有的夫妻也沒有30年,我們還會繼續做嗎?」與侯導合作過程,他透露,《悲情城市》劇本有兩、三百場但侯導刪去許多場次只拍了一半,他在剪的時候發現根本像「滿嘴缺牙」東漏西漏,詢問侯導問什麼不拍,侯導僅回「很囉唆,我不拍」,但廖慶松不能不把故事講清楚,於是用「唐詩」觀點來剪,笑說:「剛好侯導拍長鏡頭,我把每個畫面當詩來剪,李白、杜甫可以當我老師。」也是因為侯孝賢,他後來開始當起電影監製,侯孝賢當時「騙」他:「你來做一下,可以看到張曼玉!」他說:「可以看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我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