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點拉回5月25日當天,也就是Gogoro 2發表之際。當主角首度出現眼前,心中第一個想法是,Gogoro精神走味,心目中喜愛的Gogoro 1已不復見。眼前的這輛Gogoro 2,就是個屈就於市場評論、酸民攻擊的妥協品,當初那堅持要有美感設計、要以全新智慧雙輪改變世界的睿能創意,改變的不見一點痕跡。
發表過後的兩週,在這期間內連路過Gogoro展示間都沒有再次回頭念頭的我(到底是有多討厭Gogoro 2?)終於在原廠的安排下進行了首度試駕,雖然一開始原廠設計師與開發人員的講解,盡可能的讓與會媒體了解Gogoro 2的開發用心、設計巧思,但就像我一再而在的於試車稿內所說的,審美觀是主觀的,至少在接下了當天試駕Gogoro 2鑰匙之前,我還是對其設計提不起一點勁。
或許是巧合,因為當天還有諸多的新車發表採訪任務,所以接下了Gogoro 2 Plus的車鑰匙之後,沒有跟著原廠安排去到了風光明媚的陽明山走的既有安排路線,而是終日於台北市車水馬龍的交通上穿梭,從內湖出發,一下子跑到了信義區,又從信義區衝到了松山區。整天下來,完全的把Gogoro 2 Plus當成自己的代步車使用,該擠入停車格不客氣、該塞入置物箱的東西不放過、該全油門衝刺的時候也不手軟、該駛過的路面坑洞也沒閃避,相處了整整七個小時之後,我必須要說:「Gogoro 2 Plus,對不起,我誤會你了。」
誤會一。相較於Gogoro 1總感覺是輛妥協作品的Gogoro 2系列,沒想到在騎乘的感受中,受限於車身尺碼的拉大、受惠於車身結構的趨於一般油車設計,對於包含自己在內的使用者而言,那騎乘三角的感受更熟悉了、也更容易適應了,不用委身在Gogoro 1那充滿創意卻總有點侷促的姿勢內。騎乘著Gogoro 2 Plus,就像是你從小到大再熟悉不過的一輛125c.c.速克達,只不過少了引擎的震動,有了更科技的儀表板,還可以與手機連動操控一些很炫的事。雖然定位平價,但騎乘過後發現,原來Gogoro 2系列拉近的與消費者距離的,除了價格,還有那熟悉的騎乘感。
誤會二。整體規格下降,那動力表現應該也沒有太多期待,但比對了1與2的數據後發現,Gogoro 2系列多上一些的扭力,讓起步加速表現更人驚艷,綠燈後幾乎可以在道路上一馬當先,中低轉速的飽滿,相較於傳統的油車更適合於都會中穿梭,縱使改為鏈條傳動多上了一些聲音,但相信我,相對於油車而言,這聲音一點都不礙事。
誤會三。前14吋後13吋的胎圈配置,這確實是個在台灣市場中很少見的規格,但先撇除後勤保養這區塊,在實際的騎乘過程中,這胎圈的規格棒的不得了。不僅以大尺碼更能對應台灣道路的坑巴,更能同時保有車頭的指向性與車身的穩定度,雖然一開始原廠人員不斷強調Gogoro 2系列的傾角有限,請「客氣」一點對待。但平心而論,整天「不客氣」的騎乘過程中,Gogoro 2系列此胎圈與車身設定已足敷使用,除非你要上山刻意壓車磨膝博取追焦照片,但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誤會四。比較配備規格,無論是此次騎乘的Gogoro 2 Plus還是一般版本的Gogoro 2,相較於Gogoro 1,在用料與配備上可以明顯見到2系列的平價,原以為會帶來挺粗糙的感受,但進一步瞭解,諸多公規的材料,如428油封鏈的採用,讓Gogoro 2系列不像過去再那麼高不可攀,部分保養也可以於一般具一定水準的機車行處理,再次讓人感受到,拉近與一般消費者距離的除了價格外,還有售後的維修面向。
誤會五。這是我最不想承認的事情。但憑著媒體良心,還是必須要說,經過了一整天的相處與觀賞,Gogoro 2系列的設計沒有一開始那種嗤之以鼻的厭惡,反而找到了一種樸實的可愛,或許是與一般強調銳利與運動感的油車大相逕庭,讓其走出了自己的味道,但這一點僅適用於我,Gogoro 2系列相對於你的美感觀感如何,還是由你自行解答。
經過了終日的相處,與Gogoro 2系列的誤會冰釋,不是要說服你一定要入手,只是希望藉由我自己的例子供你參考,在先見為主的觀念前,先找個經銷點試騎一番,或許你也會有與我一樣的心路歷程。
長寬高(mm) |
1880/670/1090 |
軸距(mm) |
1306 |
車重(kg) |
122 |
引擎型式 |
電動馬達 |
最大馬力(hp/rpm) |
8.58/3000 |
最大扭力(Nm/rpm) |
205/0-2500 |
0-50km/h(sec.) |
4.3 |
極速(km/h) |
90 |
前懸吊 |
潛望鏡式前叉 |
後懸吊 |
雙槍式後避震 |
前輪尺寸 |
100/80 R14 |
後輪尺寸 |
110/70 R13 |